地暖的主要参数:
(1)供水温度:50~60℃,高温度不应**过60℃。
(2)供水压力:0.3~0.5Mpa,高不应大于0.8 Mpa。
(3)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
(4)加热管内热水流速:宜控制在 0.25~0.5m/s。
(5)地热辐射采暖结构厚度:50~80mm(不包括找平层和地面装饰层厚度),其中隔热层30~50 mm,填充层25-30 mm。
(6)地热辐射采暖层结构重量:70~120kg/m2。
(7)每环路加热管长度宜控制在60~80米,长不应**过100米,每套分集水器不宜**过6个回路。
(8)地面温度控制:人员长期停留的地面温度宜控制在24~26℃,人员长短期停留的地面温度宜控制在28~30℃,无人员停留的区域地面温度宜控制在35~40℃。
通过低温热水向上辐射热量供热的供暖方式与普通散热气供暖方式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一是符合人体生理取暖的舒适要求:让暖从脚下起,人们会感到更温暖,更舒适;
二是节约室内面积和空间:可省去安装暖气片和暖气管道所占的空间,增加使用面积2%~3%;
三是可使室内采暖温度均匀:采用地暖后室温由下而上梯度分布,空气对流减弱,水分散失减少,克服了散热器采暖给人带来了口干舌燥等不足;
四是热源选择比较广泛,可以利用地下热水、工业余热、供热管网、家用供热源等;
五是节能省钱:地热辐射采暖与其他采暖方式相比,相对瑞利数Ra<1,空气几乎无上下对流,室温由下而上梯度分布,天花板温度低,节能幅度大约是20%,如果采用分区温控装置,节能幅度可以达到40%;
六是增加地面厚度:且加气(泡沫)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吸音作用,因而具有良好的楼层隔音效果。
产品分类
地暖分为两种:一种为干式地暖、一种为湿式地暖。
干式地暖
干式地暖又名**薄地暖,因相对于普通地暖安装方式*地暖回填,故取名干式地暖.又因*回填层,相对于普通地暖减少占用层高故又名**薄地暖.
地面辐射供暖(简称地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干式地暖是一种基于干式地暖模块内铺设管材的一种新型地暖方式.干式暖模块包括导热层、隔热层,导热层位于隔热层的上方,导热层与隔热层固接,导热层与隔热层上对应设有地暖盘管槽,地暖盘管槽为倒Ω形管槽。省去了管卡,也不需使用胶水覆膜固定,既不占层高又**地板弹性和良好的舒适度。
干式地暖大的特点是*温式地暖那样回填,节省了占用空间高度.普通地暖从保温层到地面装饰层为8厘米左右.干式地暖从保温层到地面装饰层占用层高在4厘米及以下.
缺点:一是干式地暖造价比湿式地暖高。
二是它不能安装在地砖、大理石等地面装饰材料下,因为这些材料在铺设时必须使用水泥进行固定。
所以薄型地暖是不能用在卫生间、厨房间的。
三是由于薄型地暖没有蓄热层,地面辐射的温度不如面市多年、久经市场多年考验、相对较为成熟的传统地暖均匀,常有出现 局部过热、过冷、受热不均、升温缓慢的情况。
四是薄型地暖没有豆石回填层,地暖盘管容易受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暖的使用寿命的情况,甚至容易出现漏水等后期维护保养方面问题。
市面上的薄型地暖大多由小型私人作坊简单模具制造,普遍存在成本低工序简单做工粗糙安装不够精细价格偏高。
另外,由于薄型安装法在国内起步不久,安装数量相对传统地暖安装量较少,是否适合国内的气候环境及家庭装修材料状况还需经受更多的时间检验和市场验证。
湿式地暖
湿式地暖是水暖型地暖为成熟的安装工艺,价格相对较为低廉,是国内地暖市场的主导工艺。所谓湿式,就是指用混凝土把地暖管道包埋起来,然后在混凝土层之上再铺设地面、瓷砖等地面材料。这层混凝土不仅起到保护、固定水暖管道的作用,还是传递热量的主要渠道。混凝土层能够使热量均匀分布,减少出现局部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缺点:一是湿式地暖因必须浇注沙石混泥土层,平均重量很重,对建筑物承重比暖气片方式重约8倍。
二是湿式地暖先在水泥面上铺设保温后走管,后用鹅卵石水泥浇注找平,加上地面装饰层,高度一般为8公分。
地暖使用范围:
住宅:立住宅、公寓大厦、办公楼等。
公共建筑:学校、图书馆、医院、银行、会馆、餐厅等。
体育设施:足球场、体育馆、网球馆、游泳馆。
产业设施:工厂车间、厂房、浴池、设施保温等。
其他:温室、植物园、交通设施、机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