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热效率高
板片的设计以高度的薄膜导热系数为目标,板片波纹所形成的特殊流道使流体在较低的流速下即可发生强烈的扰动流,扰动流又有自净效应以防止污垢生成因而传热效率高。
一般地说,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在3000~6000W/㎡.℃范围内。这就表明,板式换热器只需要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2~1/4即可达到同样的换热效果。
2、使用安全稳定
在板片之间的密封装置上设计了2道密封,同时又设有信号孔,一旦发生泄漏,可将其排出热换器外部,即防止了二种介质相混,又起到了安全报警的作用。
3、随机应变
由于换热板容易拆卸,通过调节换热板的数目或者变更流程就可以得到合适的传热效果和容量。只要利用换热器中间架,换热板部件就可有多种特别的机能。这样就为用户提供了随时可变更处理量和改变传热系数K值或者增加新机能的可能。
4、有利于低温热源的利用
由于两种介质几乎是全逆流流动 ,以及高的传热效果,板式换热器两种介质的较小温差可达到1℃。用它来回收低温余热或利用低温热源是比较理想的设备。
5、占地小,易维护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较为紧凑,在传热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占空间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2~1/3。并且不象管壳式那样需要预留出较大的空间用来拉出管束检修。而板式换热器只需要松开夹紧螺杆,即可在原空间范围内接触到换热板的表面,且拆装方便。
6、阻力损失少
在相同传热系数的条件下,板式换热器通过合理的选择流速,阻力损失可控制在管壳式换热器的1/3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