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机组工作流程和控制原理:
工作流程:机组由一次侧、二次侧及补水系统组成。一次侧指热量或冷量的提供侧,二次侧指热量或冷量的接收侧。一侧次通过板式换热器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二次侧,二次侧没有循环泵,通过循环水将热量或冷量传递给用户。
控制原理:机组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对机组进行自动及远程监控,达到势力站无人值守自动运行。机组控制由具有测控功能的控制器、电控柜、传感器、执行机构及通讯系统组成。控制器通过与其相连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完成对换热器和其它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和控制功能;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应包括温度传感器或温度变送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差压变送器、计、热量表、液位变送器、电动调节阀、变频器和电磁阀等。
板式冷却器的特点
传热系数高:
由于不同的波纹板相互倒置,构成复杂的流道,使流体在波纹板间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能在较低的雷诺数(一般Re=50~200)下产生紊流,所以传热系数高,一般认为是管壳式的3~5倍。
对数平均温差大:
末端温差小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管程和壳程内流动,总体上是错流流动,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小,而板式换热器多是并流或逆流流动方式,其修正系数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热流体在板式换热器内的流动平行于换热面、无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换热器的末端温差小,对水换热可低于1℃,而管壳式换热器一般为5℃。
占地面积小: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换热机组安装:
应视水质情况设置水处理器、过滤器等;蒸汽压力大于0.6MPa时须另设减压阀;系统管路上应设置安全阀及排气阀等附件,利于整个系统运行。
与换热机组相连的系统、管道须经冲洗合格后,方可与机组接口连接,以防管道中的杂质被冲进换热器中。
动力电(380v/50Hz,三相四线制)只需配送至电控柜即可,电控柜须靠接地(接地电阻≤10Ω),试通电检查电控柜有无异常。
安装完毕,对换热机组及连接管道做工作压力范围内的水压试验,确认无误。
根据实际需要,用户自行考虑是否对换热机组管道和设备进行保温。
换热机组安装:
换热机组应安装在高出地面100mm(埋地200mm)的基础上,用橡胶板垫平。
制做混凝土基础时,应充分考虑规范布置机组接管和机房内管道等因素,机组四周宜保留1~1.5m的检修、操作空间。
安装前严格检查换热机组是否有异常,确认无误后根据随机文件对应正确连接管道。
智能温控采暖机设备特点
智能温控采暖机组采用的模块化工艺设计,减少了自身的结构占地,并且大幅度的减少了我们的工程造价,同时也完全不影响我们的热交换工艺效果,高效节能,运行成本低。
控制方式多样,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非常高,用户可以采用远程端操作、控制柜操作等多种操控方式,设备液晶屏幕显示,完全不必要担心远程操控看不清晰的因素发现。远程微机操作,多台机组集中管理。
设备的自动化工艺自动补水、自动调压、对水也有控制工艺,防工艺过大也防设备结垢过快。
设备安装拆卸简便,一般这款设备在上设备的时候就是成套设备,安装工艺都是一体化的,用户只需要将管路连接好就可以进行运行。如果后期要进行拆卸维护工艺也直接拆卸,再将换热器进行拆卸即可。